足部重心與骨盆

骨盆是整個人體的結構中心,由三大關節共同形成結構走向,分別是腰底關節、骶髂關節和恥骨聯合部位。三個關節的控制好比一組三軸穩定器,可以調整上下移動、左右偏移、內旋外旋和前傾後傾等八個方向角度。骨盆系統如果是維持在合理正確的方向角度內時,無論是筋骨肌肉或腹腔內臟都能相對穩定,然而一旦歪斜錯位身體也會逐漸出現一些問題。

影響骨盆歪斜的因素包括坐姿不良(翹腳、單腳曲腿坐、斜靠椅背、重心單偏),睡姿不良(側睡、正睡曲腿、趴睡、倚躺沙發)和站姿不良(三七步、交叉步、翻腳刀、重心落腳跟)。其中,還有一個影響巨大卻少被大家自我覺察的部位,就是足弓和踝關節的結構狀態。

作為全身垂直力學軸線的起點,足弓踝部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。首先,一定要清楚身體在行進和站立時,重心應該放在足底的那一個位置,相信這是很少人會在意留心的,人體重心最佳的施力位置就在「足弓的中心點」,也就是足腳底內凹處的正中心位子,倘若把重心放在足跟(容易引發跟腱炎、足底筋膜炎),放在腳刀外側(容易內踝扭傷、拇趾外翻、足弓變形),放在前腳掌(容易造成掌趾關節扭曲、前掌疼痛)等諸多連帶影響。

重心放在足弓的走路方法是最能保持踝關節、膝關節和骨盆關節平衡穩定的要訣。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真練習,會慢慢地熟悉重心收放的感覺,結構也會越來越正確。

110.05.10.無極~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