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人很容易莫名的感到焦慮,不自覺的緊張和控制不了的脾氣暴躁,通常還會伴隨著肩頸僵硬、胸悶氣短、腰酸背痛和腹部漲氣排便狀況不佳等生理反應,有些中醫師會解讀為肝氣淤結,西醫師會判定為自律神經失調,心理師則會認為有躁鬱的傾向。就我而言,其實這個問題沒那麼複雜,只需好好地做一件事情就可同時改善諸多不適症狀,此為『深層平穩的自然呼吸法』。
呼吸對大家來說可能既熟悉又陌生,每分每秒都在呼吸,卻也可能大半輩子都沒有好好的呼吸。以下將說明自然呼吸法和姿勢動作要領:
1. 頭擺正,收下巴 頭頂的角度也是正水平,後仰或低頭都會造成造成頸椎的錯位拉力。微微的內收下巴可以讓頸椎維持在正確的生理曲線上。
2. 背部微挺 抬頭挺胸這句話只適合拿來鼓勵人心,不通用於結構力學。在胸背部的姿勢要領,主要需放在微微挺背,讓整個胸腔肋骨可以很自然輕鬆的開闔。同時,當背部微微挺起時,自然就改善了聳肩駝背的不良姿勢。
3. 腹部放鬆如氣球漲縮 有許多健身和愛美的人士會主張,平常或站或坐要夾臀收小腹,這樣線條才會美、核心才有力,這個觀念有很大問題!首先,當腹部肌肉被刻意收縮時,橫膈膜的上升下降就會形成了障礙,橫膈膜不升降,胸腔肋骨就無法開闔,吸氣的路徑被抑制在短短的氣管和狹小的胸腔,必定產生胸悶氣虛的狀況。正確的方式應該要讓腹部的肌肉盡量放鬆,好比一顆皮球般能隨著氣息的進出膨脹與收縮,訓練腹部筋膜富有彈性和收縮力。
4. 閉孔提臀、關骨盆 在會陰部,男性有兩孔、女性有三孔,在平常行住坐臥間若能輕輕的將孔道收縮閉合,將能使氣的運行達到更高效能。提臀和關骨盆都只是微微的拉提收縮,肌肉不能用力,更不能夾臀翹臀。此姿勢能使骨盆保持最佳的力學結構和張力平衡。
自然呼吸法有一簡單要訣: 鼻吸鼻吐,深吸緩吐,吸氣十分,吐氣七分存三分收斂凝聚,氣息細柔綿長平穩飽滿,心意相通,道法自然。
110.05.03.無極~